返回
第3章 战术对拼科技
首页
更新于 2023-06-26 07:47
      A+ A-
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
    “哈哈哈,清狗退了。”
    “吴参将威武,多亏了吴参将指挥有方。”
    “什么吴参将,老总兵殉难,吴参将就是我们新的总兵大人。”
    城墙上的百姓和士兵都激动的又吼又叫,几个队官还趁机拍起了吴长庆的马屁,当然,他们也确实打心眼里佩服。
    靠着吴长庆带来的神奇火铳,以及吴长庆的指挥,他们神奇的击杀了五六十名清军,击退了清军的进攻。这个战果,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期待值,超出了他们的预料。
    从他们起义到现在,杀敌六十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战果了。
    吴总兵?
    吴长庆听了挺无语的,如今南明已经大乱,官职也变的混乱不堪。原本总兵是正二品的高官,整个大明也就二十几个。
    不过现在嘛,随便拉出点乡勇组织,都可以自称总兵,朝廷也承认。要是能杀几千上万清军,朝廷甚至都不会吝啬一个王位。
    这种虚名吴长庆不在意,他只在意手底下的实际力量。
    守城的部下都被战果给吓到了,吴长庆也不例外。
    虽然他早就知道燧发枪很厉害,知道这种枪型一直用到19世纪中期才慢慢被线膛枪,后膛枪取代。
    但是,亲眼见识了武器代差的效果,他才感受到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。同时,他也稍微理解了下历史上英法为什么用2000联军就能一路打到京城。
    如果现在给他2000燧发枪部队,他也能横行无阻。
    不过,2000燧发枪要10万资源点,那起码要占领半个江苏。而且,资源点也不可能全部用来兑换枪支,还需要兑换大炮,火药之类的物资。
    比如现在,吴长庆就花100点资源点兑换了一个望远镜,他需要观察敌军的动向。
    他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,燧发枪数量太少。要是清军悄悄的绕到其他方向攻城,危险还是挺大的。
    城外,薛五已经带兵后撤了上千米,这群败军才松了口气,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喘气。
    刚刚他们逃跑的时候,都在提心吊胆,生怕义军追过来。
    “哼,我先让他们高兴一会。我看那群贱民手中火铳肯定不多,兵力也不多,只要我们出其不意的迂回到西面,定能一举攻破他们的城池。”
    薛五刚刚一败涂地,但是他不愿意承认被一群百姓击败的事实。所以,他装模做样的说起了计划,避免谈及刚刚失败的尴尬。
    “大人英明,他们要是人多,早就追出来了。他们不追,正好说明了他们兵力不足。”
    其他几个手下纷纷拍起了马屁。
    这种马屁薛五听了都有些不好意思,连忙按了按手,示意就此打住。
    制定了计划,薛五带着主力急行军,一路奔赴西面,想要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薛五的判断非常准确,其军事素养远胜过吴长庆。
    但是,在科技优势面前,他这种才能发挥不出来。
    薛五根据自己的经验,制定的行军的路线明军不可能发现。但是,打死他都想不的吴长庆有望远镜这种东西。
    吴长庆举着望远镜一直观察着敌军的行动,看到敌军的大部分转向西面,他立即猜到了对方的意图。
    “王大福你留在这固守,刘百户带40个乡勇随我前往西面城墙。”
    吴长庆安排自己的家将留守,把刘汉三带上。他怕没有自己压着,这个刘汉三可能会逃跑。
    “将军,这是为何?”
    刘汉三不解。
    “我料到清狗在北面受挫,肯定会改变进攻方向。”
    吴长庆这可不是因为想要装逼才说谎,他这么做是在竖立自己的威信,给手下留下一个料事如神的印象。
    给手下一个强大的印象,能够威慑手下,让手下更加忠心。
    作为看过南明历史的人,吴长庆可是非常清楚,南明投降清军的将领和士兵多如牛毛。
    他可不想一个不慎,就被手下卖了。
    “属下认为,清狗所在的位置和西门之间是一片山丘,不利于行军,他们应该不会去攻西门。”
    虽然刚刚吴长庆带来的燧发枪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,但是他也仅仅是被武器给震撼到了。至于吴长庆的军事才能,他还不认可。
    “无需多言,你只需要听令便可。”
    吴长庆怒道,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能力,其他士兵也都服他。偏偏这个刘汉三跟脑子进了水一样,不停的和自己作对。
    他已经决定了,等这波危机过后,便找个理由把这家伙给撤了,免得见了心烦。
    吴长庆不爽,刘汉三心里同样也不爽。他自认为打仗的经验要比吴长庆丰富的多,结果吴长庆这个毛头小子却是不把他的分析当回事。
    不爽归不爽,官大一级压死人,刘汉三只能遵命。
    薛五城外迂回行走的路程要比吴长庆城内移动长的多,所以哪怕他先行动,但是先到达西面的却是吴长庆。
    “吴总兵。”
    李绍斌刚刚得到传令兵的消息,说吴长庆在北面打死打伤清军六十余人,并且击退了清军的进攻,顿时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    这个战绩,已经是他们起事以来最大的胜利了。而且,这还是以少胜多的战例,更加难得。
    对于有能力的人,李绍斌自然是无比尊敬,更何况吴长庆还是老长官的独子,于情于理他都服。
    “我料定清军会来攻西面,特意带人来支援。不过我担心清军已经被我们打怕了,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先不要使用火铳,等他们靠近到了百步之内再进行射击,尽可能多的杀伤敌军。”
    吴长庆虽然不是什么军事迷,但是看过诸多战争片和小说,他也明白一个道理。打战,最重要的就是要消灭对面的有生力量。
    多杀些清军不但可以削弱对方的力量,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。
    试想一下,如果每一次进攻就有30%的几率死亡,那么敌军还敢进攻吗?如果在这种战损之下军官还逼着士兵进攻,恐怕士兵都要立马哗变。
    刘汉三闻言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冷哼,让李绍斌有些不满。刘汉三这举动,实在是太无礼了。
    李绍斌狠狠瞪了刘汉三一眼,刘汉三却是不以为意。
    不过,没多久他就傻眼了,因为他看到了城外清军的主力正飞奔而来。
    连续两次被吴长庆打脸,他有些羞愧难当。
    薛五到达西面后,只是让手下稍微休息了一会儿,然后立即下令600士兵进行总攻。
    他要一鼓作气攻入城内,如果这次再失败,下次恐怕就指挥不动手下了。
    “这一面没有那种速射火铳,大人真是料事如神。”
    士兵冲到了城墙的百米之内,城墙上还没有枪响,这让一个百户喜出望外,并且趁机拍了薛五一记马屁。
    薛五淡淡的笑了笑,心里自然也是非常得意。
    可是,就在这时,嘉定城墙上,大约80多名手持燧发枪的人站了起来。
    不好。
    看到那些火铳,薛五就跟见了鬼一样,差点又从马上掉下去,非常的狼狈。
    Pia、pia、pia......
    八十支燧发枪齐射,声势相当壮观。
    特别是随着清军一排排的倒下,这声势又涨了几分,让清军不寒而栗。
    “不许退,继续冲,城墙就在眼前。”
    一些负责指挥的低级军官大喊着,薛五已经下了死命令,必须一次性攻上去,不得拖延时间,防止北面的明军救援。
    所以,哪怕又见到了那种恐怖的火铳,但是他们还是逼着士兵继续冲。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只要冲上了城墙,胜利依旧属于他们,无非就是伤亡要大一些。
    一些清军咬着牙继续冲,另一些则是萌生了退意。那种速射火铳,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。
    Pia、pia、pia......
    燧发枪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射速,十几秒就能打一枪。
    虽然部分清军已经冲到了城墙下,梯子都已经靠上了城墙。
    但是这种距离,燧发枪已经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。
    一次齐射过后,足足六十多个清军倒下。
    那种画面极其恐怖,那可六十多条人命。哪怕是六十头猪一起倒下,其场面也是非常血腥骇人,更别说六十个人。
    清军,再一次崩溃了。
    虽然他们已经到了城墙下,但是在爬上城墙之前,少不了又要再挨一顿射。这种情况下,前面的士兵哪敢继续上,纷纷向后溃逃。
    事实上,如果清军现在不顾伤亡的往上冲,吴长庆他们最多只能再放一枪,接下来就要进行肉搏了。
    而只要进入肉搏阶段,他们肯定打不过清军。
    但是,人终究是人,他们可不是没有思想的机器。
    那些冲在前面的士兵非常清楚,哪怕战斗胜利了,自己也绝对活不了。相比起胜利,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小命。
    “不准退,违令者斩。”
    有军官呵斥着,可是没用,士兵都已经怕了。
    而薛五这次也不够狠,没有设立督战队。光靠几个军官,制止不住士兵的溃逃。
    清军进攻的时候不容易靠近城墙,这会儿想要离开也难,吴长庆等人手中的燧发枪就没停过。
    等清军退出燧发枪的射击范围后,人数已经不到400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这一轮攻城足足死伤了200多,伤亡率达到了40%。
    看着那些哭着喊着,像是到地狱了逛了一圈的士兵,薛五直接从马上摔到了地上。
    前前后后他已经损失了300多人,这让他如何向李成栋交代呀。
    “大人。”
    左右连忙查看薛五伤势,薛五却顾不上身体的疼痛,吩咐道:“立即向总兵大人报告,说嘉定的叛贼拥有数量不明的新式鸟铳,威力惊人,我军甚至无法靠近城墙,望总兵多调遣大炮过来。”
    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:
    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:
    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:
    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:
    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点击下方的"收藏"记录本次(第3章战术对拼科技)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
    喜欢《我在大明造航母》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谢谢您的支持!!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dongkeji.net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dongkeji.net
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